。本次课程采用腾讯会议线上授课形式,创新性地将科技启蒙、语言学习和职业认知融为一体。青年党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,既帮助孩子们提升英语表达能力,又拓展了他们对科技领域的认知视野。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,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求知创新的种子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。
2025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,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人才的培育,此次支教活动正是围绕“科技赋能乡村教育”这一主题展开。
在“科技词汇大闯关”教学单元中,党员围绕科技类基础词汇的认知与语言应用,精心设计教学流程,通过图文展示、情境导入与词义讲解相结合,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常见科技英语词汇。活动现场气氛活跃,学生积极回应,在“听、说、记、用”多维互动中初步建立起科技与英语相融合的认知通道。同时,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充分考虑当代科技发展的现实背景,在词汇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人工智能、智能机器人等社会热点科技案例,构建贴近生活、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,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,进一步联想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功能与使用方式,提升了学习的现实感、时代感与参与感,实现知识迁移与认知拓展。
“未来职业角色扮演”单元,则以增强科技职业认知与英语语言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,旨在帮助乡村学生建立初步的职业意识,拓展其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想象与理解。党员们围绕robotics engineer(机器人工程师)、software engineer(软件工程师)等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科技职业,通过向学生讲解各类岗位职责,使其了解对应岗位的工作内容、所需技能以及社会价值。通过诸如“Where do you want to work in the future?”、“What career do you want to choose in the future?”、“ What skill do you need in the work?”等启发式问题,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与语言组织能力,加深了学生对科技职业的理解,助力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自我表达与成长意识,体现科技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。
“云塘雏‘英’”云端支教项目立足青年视角,将科技教育与语言学习有机融合,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乡村教育的新路径。活动充分发挥高校青年在教育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,以‘科技启蒙、语言实践、未来认知’为核心,构建了系统化、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,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。在课程设计上,团队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,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互动环节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。同时,本次支教活动也是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“iBEST”人才培养理念的积极践行。依托“iBEST”计划,学院致力于在新时代科技浪潮中,将商业(Business)与工程(Engineering)、科学(Science)和技术(Technology)深度融合,鼓励每一位独特个体(i)追求卓越(BEST),全面培养具有跨领域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。参与支教的青年党员们积极践行“iBEST”理念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服务能力,既助力乡村孩子成长,也在实践中锤炼自身本领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