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修订的课程方案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,课程内容的优化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,设计课程内容,优化内容组织形式。作为“熟悉的陌生人”——作业,是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。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作业改革,应立足于培养学生个体能够整合具体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、思维模式、探究方式和价值观的综合品质,具备应对和解决复杂现实情境与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前提是真正把握作业本质。凯洛夫关于“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”的观点,对我国教师的作业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目前教学实践中,作业演变为“课堂教学的延伸”或“上课的延续”,这无疑窄化了作业的内涵与功能。作业的本质,是没有教师指导的、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。所以,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中,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,在关键之处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思维支架,特别是要提供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,比如复习方法、阅读策略等,将学习方法内化为学生的素养。